98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49)(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身体仿佛还有记忆,在他说起时,舌尖似乎尝到了浓郁的甜味。

陆骁僵着手指,任谢琢牵着,又不由偏开头,眉梢眼角的笑压不住。

夜里,陆骁翻着兵书,一边用手指凭空勾画路线图,每隔一会儿,就抬眼看看坐在自己对面的谢琢。

两人都倚坐在书房的榻上,中间的案桌放着茶具,青瓷杯中盛着的清茶已经冷透,水面映着窗缝外的溶月。

等陆骁画完秦望山的地形图,再看去时,就发现谢琢睡着了。

他已经摘了冠,墨发用陆骁送的锦带松松绑着,稍显凌乱。原本在手里握着的书册已经落到了旁边,匀长的五指搭在竹青色衣面上,却还保持着握取的姿势。

陆骁忍不住好笑,又有些心疼。

日日周旋于咸宁帝、李忱、杨敬尧诸人之间,与不同的人勾心斗角,还要谨防自己的真实身份会暴露,不知阿瓷会不会觉得疲累。

怕谢琢着凉,陆骁动静极轻地起身,脱下自己的外衫,轻轻盖在了谢琢身上。

以黑色为衬,谢琢的肤色更似霜雪,眉眼如画。

他的阿瓷是极好看的。

视线做墨笔,陆骁缓缓描摹着谢琢精致的眉骨、微扬的眼尾、烛光下一半浸在阴影中的鼻梁,以及柔软的嘴唇。

随即,再移不开。

谢琢的唇薄,唇线清晰,最近吃药调理应该是有用的,唇色显出了一层淡绯,润和软的唇珠极是惑人。

烛火摇动,陆骁仿佛坠入了由谢琢的呼吸织成的网中,难以自抑地缓慢俯身靠近。

此时此刻,他的心里像是起了一片燎原大火,烧尽连天荒草。

阿瓷,阿瓷

念着这个令他辗转反侧、思之不忘的名字,陆骁的吻如风吹薄云,微顿后,珍而重之地落在了谢琢的眉心上。

第54章第五十四万里

入三月后,洛京城内画旗风展,杨柳依依。花卉渐次盛开,城郊游人如织,平民勋贵争相出城踏青,笑和饮酒。

而凌北陆家却连递四道折子入京,汇报与北狄的战事,同时请求朝廷调拨粮草军械,以补损耗。

诸卿怎么看?咸宁帝命高让将最新一道折子送与在座的大臣传阅,陆大将军在奏折中说,因冬天太过严寒,凌北的军田收成也少,所以需要填补的军粮比往年多了两成。另外,因与北狄的战事频发,军械耗损也比往年多了三成。

户部管天下钱粮,听咸宁帝说完,户部尚书就先坐不住了,忍不住道:怎一下就多了两成?就算军田减产,也不该出现如此大的缺漏。

兵部尚书没个好气:耶律真当了汗王后,频繁挥兵边境,凌北将士杀敌,难道不需要吃粮?另外,交战时,军粮被烧被抢,有一定的消耗也是正常,再加上军田减产,怎么就不能多两成的缺漏了?

当众被驳,户部尚书怒道:我只是心中存疑,又未曾说陆大将军虚报,你为何如此夹枪带棍?

兵部尚书丝毫不让:既然你不会好好说话,我自然也说不出好话!

够了,咸宁帝将茶杯重重放下,朕把你们招来,不是为了听你们吵架的。

在座之人纷纷噤声。

杨敬尧缓声道:户部尚书有所疑虑也是正常,毕竟往前数几年,凌北也未曾有如此大的辎重缺口。

首辅所言极是。户部尚书当了几十年的官,心里的账清清楚楚,当即开始哭穷,为防无定河春洪泛滥,户部已经支取了大笔银钱,征召民夫疏浚河道、修建堤坝,依工部移来的账目,后续还有开销。另外,怀州春旱,要出钱赈济,修建后陵,修建雍丘的行宫,样样都是银钱。现在陆大将军既要粮又要军械,户部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啊!

他隐下没说的是,开春以来,咸宁帝想要一批织金云霞龙纹、龙纹纻丝纱罗和五爪龙暗花做常服,再加上皇后和各妃嫔的春衫,两三千匹布和金线红花等原料加起来,亦是一大笔开销。

户部尚书心里明明白白,若是此次慷慨地把银钱给了出去,那下次咸宁帝再找他要钱时,他给不出,就是他的失职,同样的情况多来两次,咸宁帝认定他无能,那他仕途也就到头了。

工部尚书也道:凌北所需军械数量庞大,军械所锻造也需要时间。

数量庞大?兵部尚书愤愤出声,你就没算算,凌北多少年不曾往洛京要军械了?想来此次也是武器实在不能用了,才会要点矛戟枪头之类的铁器,你军械所的库中不可能没有存货!

工部尚书怒目:我不过实话实说,又没有说不给,怎么,就你忧心战事?你不在我们位置上,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了,咸宁帝冷淡地摆摆手:别说了,都回去给朕好好理理,下次再议。杨卿,你留下。

等殿内重新清净下来,咸宁帝捏了捏眉心:杨卿,你怎么说?

杨敬尧知道咸宁帝想听的到底是什么。

他还是一贯的慢声慢气,言语间很是为咸宁帝忧心。

凌北短短一两个月里,接连递了七八道折子入京,这本就不寻常。陛下除了看折子以外,没有别的途径能够了解凌北的真实情况,只能是陆大将军说什么,便是什么。

咸宁帝手停下,对着杨敬尧,他未隐藏自己的忧虑:是啊,朕坐洛京才可安天下,凌北被陆家把持,犹如铁桶,即便是派监军过去,也只能看见陆家想让他、或者说想让朕看见的。此举还会引人上书说,陆家满门忠烈,朕不该如此多疑,伤了陆家的心。

杨敬尧附和:那些人满口大仁大义,却不曾为陛下考虑过分毫,不知陛下所忧所虑。

咸宁帝起身,负手踱步,感喟:军粮多了两成,军械多了三成,若陆家用多出来的这些辎重养兵,那就如猛兽装上了獠牙,到时,谁能拦得住?陆家的兵,各个都在战场搏杀,见过血。而朕的禁军,只会杀鸡赶兔,真对上,不堪一击。

杨敬尧点头:确是如此。况且,近年来,不单是凌北,连洛京中都有不少百姓称赞陆大将军护国护民,若无陆大将军镇守边境,用兵如神,北狄早已兵临洛京。

荒谬!咸宁帝脚步顿住,登时拂袖,真当我大楚缺了区区一个陆渊,就国将不国了不成?这么多年,北狄那群马上蛮族从未越过凌州!兵临洛京?当真可笑!

杨敬尧连忙躬身拱手:陛下息怒,实乃百姓愚昧,易受煽动。

不用再议了,军粮和军械各多给一成,足够了。咸宁帝站在御案旁,将凌北来的折子扔到一处,铁器不腐不碎,朕就不信,他陆渊真的就有如此大的损耗!

书房里,葛武将煎好的药端进来:公子,还得稍稍放一放,有点烫。

好。药汁黑稠,还散发着一股酸苦气,谢琢已经很习惯,继续练字。

放下药碗后,葛武没有走开,汇报道:进出凌北的商队带回了消息,最近北狄上下戒严,过去的商队不仅要被搜身、清查货物车马,还会被征重税,甚至已经死了好几个人。陆将军的意思是,安全为上。

嗯,让昌叔就按照陆将军说的办。衡楼的商队通常是将大楚的茶叶和漆器瓷器等卖往北狄,再从北狄运回药材、皮毛甚至矿藏,而衡楼产业广布,只是短时间内少派商队来往北狄和大楚,不会有什么影响。

另外,户部计划调往凌北的粮草肯定不够,你告诉昌叔,让他继续收购粮食。现在正是春耕,若不好收粮,粮商富贾仓库中去年前年的粮食也可以给出高一点的价格。

谢琢写完十页纸,搁下笔,取湿布巾擦了擦手,又叮嘱,粮收上一部分后,就可以开始陆陆续续往凌北运,边境断不得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