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臻给了他一个讪笑,不敢答话,意思却已明了。
而苻坚在马上还频频回望,寸心却已经决绝转身,向来处走去,再无回头。
一行人终于策马而去,寸心背对着他们行在那一片苍茫的皑皑白雪中,只影一人,足迹两行。良久之后,他双手合什,诵了一句:“十年三睹怦严相,定作金台上上身。”
一片飞雪凝住了他的黑睫,又如蝶翼振翅,翩翩而去,飞过江河日月,最终融化于修长白皙的指尖。
谢玄收回手来,弹去指尖上微末的冰寒湿意——这是江南最后一场雪了吧,此刻班师回京,还来得及主持来年开春的正元大朝。
亲兵将马牵来,青骢为他系上了华丽的大氅,在旁劝道:“前些时日的浔阳水战中您落了风寒,至今未愈,现在回建康去,还是换乘马车吧?”
谢玄一摆右手,翻身上马,空荡荡的左袖在料峭寒风中飘摇——这场出征本是一场意外。孙恩教乱之后,司马元显采取招降政策将其同党分封在交州一带,任他们天高皇帝远地闹去。谁知孙恩死后,其妹婿卢循不甘心龟缩一隅,遂趁东晋大举北征,讨伐南燕慕容超之际,再次起兵造反。以天下制一隅,这本是一场无甚悬念的较量,谢玄甚至不准备动用中央精锐,而以地方军队平之。谁知那卢循麾下有一猛将名徐道覆者有勇有谋,尤善水战,起兵以来连战皆捷,一举攻下长沙、庐陵诸郡,威胁江州首府豫章,荆州刺史刘道规救援不及,致使江州刺史何无忌力战而死,叛军攻克豫章,沿赣江北上进图浔阳,欲自此取道进入长江,由水路直下建康。消息传来朝野震动,士人皆言卢徐船队之盛,军容之威,更有提出立即召回刘裕主力来退敌护京的。主政的谢玄当机立断地平息了一切流言蜚语,先调姑孰水军南下,自己则亲率石头城驻军合兵支援浔阳战事——北伐南燕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北魏境内战火纷飞自顾不暇,根本无法照拂同盟国南燕;南燕的大部领土已为晋所有,只剩孤城广固苦苦支撑;北府军围困广固城也已逾半年,除了慕容超还叫嚣“宁奋剑而死,不衔璧而生”求个玉碎不降之外,城中早已人心离散。这一当口,谢玄无论如何也不会调回北府军而功亏一篑。况且他心中明镜似的,荆州刺史刘道规是刘裕异母兄弟,何无忌是前任北府都督刘牢之的外甥,却也是老资历的刘裕一党,当初刘裕能迅速接手北府军权他的全力支持功不可没。若说刘道规的见死不救是有心要卸磨杀驴,其先没有得到过刘裕的暗中授意与首肯,那是绝无可能。谢玄每每想到这一茬,便难免平添几分高处不胜寒——军事也好政治也好,南朝从不缺人才,而是缺人心。
越是乱局便越是须要有人站出来稳定人心,浔阳水战之中,谢玄仓促召集的姑孰水军力捍楼船数倍于己的徐道覆,并置强弩兵于赣江西岸小山上协同作战,迫使其于东岸弃舟登陆,又中伏兵而四溃——此乃朝廷对敌之首胜耳。与此同时,再施离间攻心之计,派遣细作潜入叛军营中,令卢循对徐道覆的猜忌之心更甚,惧其取他而代之,最终卢循借此机会下令徐道覆撤军,退回交州。
谢玄兵力不足,不能久恃,自然求稳为上见好就收,不会穷追不舍,而且此时卢徐叛军刚刚战败,江州尚有不少余孽未退,虽然他急着回朝主政,却也得公开露面,摆足了大胜大捷凯旋而归的架势,才能安定人心,纵有小恙,也绝无一路避藏于马车之中的道理。
也因为水军主力还需留在浔阳坐镇,此次谢玄自陆路取捷径怀玉山回京,护送部队不过两三千众,幽暗山林间,却有几双不怀好意的眼睛紧紧盯上了这支蜿蜒行进的队伍,下一瞬间却只余寒风拂林、枝桠乱颤。
马蹄凭空踏折了一截枯枝,在寂静林中尤为刺耳,惊起一行寒鸦扑簌簌地飞去。谢玄皱了皱眉,轻一抬手,全军登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青骢神情紧张地一勒马,扭头惊问:“谢公?”
谢玄挤出一丝安抚的微笑,镇定自若地回首命道:“加派斥候前去探路。”
然而就在此时,不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呼哨,而后风吹树动、聚哮声起,一波波人马踏着残雪落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四面八方向此拥聚而来!
是徐道覆的伏兵!纵是不同阵营,谢玄也不免为此人击节一赞——仓促败退,还来得及算准他急于回京而在怀玉山安排埋伏,果人才耳。
然而谢玄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支只能拖滞他片刻的小股伏兵之中,会有一支流矢越过攒动的人头与林立的刀戟,直直地朝他射来。
只是这一次,射中的是他的心脏。
他在无数惊呼声中撒手坠马,权谋王道、江山天下俱已成为飞烟,眼中所现只剩下与那年冬末一样的荒郊白雪,却已物似人非——原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到底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179、第一百七十五章下
刘裕霍然之间翻身而起,虎目圆瞪精芒一闪,哪里还有半丝睡意,事实上他和衣假寐还不到一个时辰,军旅十年,他早已习惯了枕剑而眠,时刻不敢放松懈怠——若非如此,他只怕已经死在不久前的那场偷袭之中——他原本以为在独守穷城,绝望外援的情况下,南燕那些负隅顽抗之辈根本坚持不了多久,然而他再一次错估了姓慕容的男人的坚韧与顽强,在山穷水尽之时还能组织一场绝地反击。命大将公孙五楼亲率敢死部众,挖掘地道出城袭营,甚至一度趁晋军不备攻至帅帐,若非刘裕处变不惊,迅速果决地调动优势兵力扑灭了这小股偷袭部队,后果不堪设想。虽明知慕容超是孤注一掷、强弩之末,但他事先根本没想到北府军在他的指挥下用去整整八个月的时间还拿不下区区一座孤城广固!这一次偷袭还是让刘裕所剩无几的耐心悉数耗尽,即便将公孙五楼以下所有的南燕俘虏全给当众五马分尸也无法平息他心中的焦躁与怒火。
帐外再次传来了方才扰他清梦的问询声,刘裕深吸口气,召见了负责传讯的亲兵,听罢回禀刘裕阴沉的脸上才现出一丝冷笑:“告诉南燕尚书令悦寿——既要献城投降那就给本帅快点!三日之内开启城门,本帅就饶他一门老小的身家性命,否则他就等着和广固城所有人等一齐化为齑粉吧!”
亲兵领命欲退,刘裕又忽然叫住,顿了顿,方才问道:“建康近日可有消息传来?”刘裕人在青州,耳目却时刻挂在建康,先前的卢循作乱,何无忌战死,他都知道;谢玄不欲调动北伐兵力而不得不亲征他也知道。然而他目前收到的最后一道邸报是:朝廷于浔阳水战击败徐道覆,行将班师。谢玄得胜本在他的意料之中,否则他也不能如此从容北伐而无后顾之忧,可从此之后,再无下文,却不知怎的,叫他本能地心生阴霾。他总是不自觉地琢磨着此时此刻,那个人,究竟在做什么?往年开春,正元大朝,朝廷都会有祭礼祀酒赐送出征的将领,并恩旨嘉奖,然而今年也是迟了快半个月了。。。
亲信闻言,茫然地摇了摇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是多少年约定俗成之事,往常也并非没有过这种情况,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见朝廷敕令。
刘裕略感烦躁地斥退了来人,心中暗自下定了决心——他要尽快了结南燕战事,班师回朝!
晋安帝元兴三年二月初五,刘裕在南燕尚书令悦寿的里应外合之下,终于叩开了广固城门,慕容超率数十骑突围而逃,却被晋军生俘,执送刘裕驾前,然而与此同时,刘裕接到了建康传来的旨令。
那是一道通体缟素的讣告——晋太傅兼大司马谢玄于江州怀玉山遇袭中箭,不治身亡。帝辍朝三日,大举国丧,赐东园秘器、三公朝服、钱百万、布千匹以殉;追封其为康乐郡公,谥号献武。
“大帅!”众人一哄而上,围住了摇摇欲坠的刘裕。
死了。。。谢玄——永远挡阻着他更进一步的那个男人,死了?最初的天旋地转过后,刘裕猛地袍袖一扬,将手中圣旨揉成一卷,啪地直指宣使的鼻尖,戾气十足地喝问道:“为何不及早报来!”
那使者虽奉皇命而来,却被刘裕吓地肝胆俱裂,哆哆嗦嗦地道:“谢谢公生前亲令。。。下葬之前,封封封锁消息,特别是北府军中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于公于私,他对我难道就没有任何话要交待?刘裕懵然跌坐,缓缓地抬手按住了自己的心脏,仿佛那一箭流矢射中的是他的命脉,伤口不大,却要命地痛。该死的广固城!该死的慕容超!竟然浪费了他将近一年的时间!竟然让他赶不及见他最后一面!
而谢玄,这个面冷心狠,对己对人都能绝情到底的男人,临死之前只怕更想除了他以绝后患。
呵。。。是了,就算见面,他多半还是会端着那张泰山崩于前也不变色的脸,冷漠而又嘲讽地道——刘裕,你对晋廷可有不臣之心?
他防备他、忌惮他,又提拔他、重用他,却独独没有真地用心用情地把他刘裕当成一个平凡人来好好看过一眼!
刘裕摁住了紧紧纠结的眉头,这些时日中原大地的纷飞战火又一幕幕袭上心头:西燕和东晋分别对北魏和南燕用兵作战,致使拓跋珪顾此失彼,孤军深入,失利于云中。。。最终与西凉签订和约,换其退兵,好腾出手来对付柔然以及国内的反对势力。。。
春寒料峭之中,刘裕像是想到了什么而浑身一凛,霍然睁眼:难道,从向慕容超宣战开始后的一切,都是有所预谋的??为了什么——为了谁?
檀道济拨马前来,他是此次攻陷广固的先锋官,也是摧毁南燕皇宫的第一人,此刻血溅盔甲,望之可怖。他扫了刘裕手中的讣告一眼,声色如常地开口道:“大帅,慕容超已押到,要不要见他?”刘裕闻言,缓缓抬头,与他对视一眼,忽然毫无预警地道:“没有必要。南燕负隅顽抗,致使我军靡费军饷,死伤颇多,此仇焉能不报!传我命令——将城中所有男丁一律坑杀,妻女赏配我军将士,屠城三日!”
此言一出非同小可,檀道济惊地差点从马上滚下来——他也是见惯了尸山血海,自然不是惧怕杀戮,只是万没想到刘裕为了泄愤会有如此一举!他一把拉住刘裕,急道:“大帅不可!北府军从无屠城旧事,今日岂可与胡族蛮夷相类?!此例一开,军纪无存!”
刘裕双目通红,冷酷地道:“谢玄既已再不能复生督军,北府军现在就是我刘某人的私军,以此激励士气有何不可!”
祭酒韩范亦赶来苦苦劝阻:“正是因为北府军如今只听大帅一人调遣,便更不可行差踏错,而招天下诟病!”他压低了声音道:“大帅凭北伐南燕之功,已足以回朝封王;京中又再也没人可以压制于您,欲成大事指日可待,岂能因一时快意而妄失人心”
京中再也没人可以压制他。。。却也再也没人抚琴执剑,王谢风流,清浅一笑便是天水成碧。
刘裕抬手覆目,以遮挡眼角溢出的那一点微末湿意。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良久之后,刘裕终于声音嘶哑地开口道:“传令,自慕容超以下所有皇族贵戚一律斩首弃市,而后,三军入城,秋毫不犯。”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齐声赞诵:“大帅英明。”
然而刘裕这一“英明”举措,也使得广固城内三千人头落地,鲜血染红了整条护城河,河水为之不留,几乎将后燕亡国后托庇于慕容德的慕容氏子孙灭族。而继冯跋篡位,刘裕屠族之后,神州大地上的慕容一脉,就只剩下了慕容永的西燕王朝。
颈项间的一星寒意使慕容永蓦然清醒,黑暗之中他看不清压制住他周身要害并且剑抵咽喉之人生的是何模样,但他知道,能在千军万马之中出入如无人之境,取大将首级有如探囊取物的,绝非寻常人等,也因此没有再做无谓的抵抗。他平静无波地开口:“谁派你来的?奚斤?还是贺兰隽?”
对方没有回答,只是将手中长剑更贴近三分,深深地勒进肉里。
慕容永深吸一口气,好不容易才定住了神,哑声道:“你想要什么?只要放下剑,西燕境内所有皆听君取用。”
那杀手狞笑一声,粗声粗气地道:“我要的是——”说时迟那时快,原本受制于人的慕容永忽然翻身而起,电光石火一般地空手夺白刃,而后兔起鹘落之间,锋芒一闪,已经反将来人压在身下,脱手而出的三尺长剑就插在他的鬓边,兀自摇晃不已。
慕容永伏低身子,犹如夜色中觅食的黑豹,危险地眯起了眼:“任、臻!”
这压倒性的逆转似将那人都吓傻了眼,半晌才轻咳几声,解释道:“那,那个。。。我我这是用不惯大头的剑,不,不对——你怎么知道是我?!”
慕容永忍无可忍:“哪一个杀手是拿刀背对敌,刀刃对己的?!事到如今,劫后重生,你还要吓我!”
任臻默了一下,心虚地瞟了慕容永一眼——其实这三年多来,变化最大的当属叔明。他较之当年明显地沉稳而又阴郁了不少,两鬓间隐约的斑白更让任臻感到了几分陌生与心酸,而此时此刻这憋屈已久的一声吼却将一别三载的疏远拉回了当年情致。
任臻伸手抚向他斧凿刀刻一般的面庞,不由地哽声道:“对不起,叔明,我今生今世再也不会一声不吭地抛下你。。。”
慕容永浑身绷紧,僵硬片刻之后突然挣扎着起身道:“我得快点通知全军,你回来了——啊,还要传讯回长安,及早准备,这样一回京城你就能马上登基。。。你放心,胆敢异心作乱的我已经替你全给清扫干净了,你复位绝无人敢有二话。”
任臻眨巴眨巴眼,有些找不着北:“我登基复位?你皇帝坐的好端端的我登基干嘛?”
慕容永拧眉道:“这话从何说起?当初你身陷帝国,我迫不得已才登基继任,心中却从未有一日忘怀当日之誓言——关中燕国是你一手亲创,我甘为驱使,一生不变,岂有代立之念!”
任臻见慕容永手忙脚乱兀自不休,根本听不进去他说的话,便随之起身,却是从后一把环抱住了慕容永的腰:“叔明,你听我说——我不是慕容冲,光复大燕,天下一统早已非我毕生执念。现在的燕国皇帝是你,以后也只会是你——慕容永!”
慕容永如遭电击,良久之后,他咽下了一口苦涩的唾沫,依旧背对着任臻道:“。。。我,明白了。你要留我便倾力辅佐,你若走,我也。。。成全便是——我这辈子,总归唯你是从。”
任臻愣了一下,本能地觉出他话里有哪里不对,也亏得他这情字上头几十年如一日地天赋异禀耳聪目明,略一细想便明白过来,顿时哭笑不得,双臂一箍,又将人拉回怀里,紧扣不放——两个人身量仿佛,此刻相拥更犹如天造地设浑然一体:“你该不会以为我准备把这一摊子丢给你,自己躲去逍遥快活吧?慕容永,我自私自利惯了的可没那么大度,我的人这辈子都是我的人,岂有中途放手的道理?我知道你已经立了个太子,我给你五年时间,安排好接班继承的种种事宜,之后自去逍遥。人生不过百年,你我已蹉跎半世,又何必管这乱世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又是谁最终得了天下!”
最后一个重音,消失在慕容永的耳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轻若鸿毛而又重逾泰山的吻。慕容永浑身一颤,微微偏头,却又忍不住按住了任臻的手背,摸索着握住了他右手上难以平复的创伤,心中一阵苦楚:“任臻,你有太多的求不得。”
任臻叹了一声,执拗地扳过他的脸,吻住他干涸的双唇:“我纵有再多的求不得,你却是我的舍不得啊。。。”
求不得不过是焦虑难安痛彻心扉,可舍不得若是舍,便是失魂落魄不复性命。
军帐外,苻坚刚刚拦下了泪眼滂沱、已经等不及要冲进去与故主一诉衷肠的兀烈,面无表情地回到原处,瞟了一眼站在一株桃树下,仰面赏花却同样是面无表情的姚嵩,摸了摸鼻子:“经此变故,你倒是大度了不少。”姚嵩伸手折取一枝,送到鼻端一拂,才轻扯嘴角:“还得多谢你与前妻生的那个看似没用的好儿子,让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苻坚:“。。。”他觉得姚嵩毒谋士之名的来由除了计谋之毒,他这口舌之毒也不遑多让。
姚嵩揉了揉自己的肩膀,越过苻坚之时,将那枝春桃轻轻j□j了他的衣襟:“做贼似地赶了这几百里路才算平安无事地穿过魏境,而今总算能合眼睡上一觉了。苻天王,难得良宵,花前月下,您就一人在此听人壁角吧。”
苻坚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末了只得摇头苦笑,低嗅桃花——过风风雨雨,尚留一丛秾艳,欲舞还停,如颦又笑,浓淡烟水里。
不说燕军营中是何景况,与之对峙日久的北魏大将奚斤则已数个日夜未曾安睡了,此刻在灯火通明的帅府中他挂着两个垂到腮帮的黑眼圈,正在听平城来使的密报,当听闻拓跋珪已经击退来犯的柔然之敌,率兵返回平城,迅速平定了贺兰讷一党的叛乱之际,他忍不住双手合十:“感谢佛祖!”感谢佛祖让他再一次站对了边,作为拓跋珪麾下死忠,这些时日以来他撑的也着实不易,若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尸骨无存,而今拓跋珪终于否极泰来重掌政权,不就意味着他也将水涨船高?!
“来人!伺候笔墨!”奚斤豪气干云地一挥手,“我要向慕容永下战书,向皇帝陛下表明我的忠心!”他这几个月来被慕容永追着打实在是憋屈够了!可战书写完墨迹未干,便又有亲兵入内禀道——燕军在今日忽然撤军。
什么?燕军撤了?!奚斤亲自奔去城楼,随后不可置信地揉了揉双眼,果见昨天还壁垒森严的燕军忽如退潮一般汹涌而去。待魏军出城查看,人去楼空的燕军营地便只余一宿春风,一地落红。
魏军将士皆是错愕不已:“将军,咱们,要要追击么?”
“追个屁!也不看看咱们还剩下多少兵马!”奚斤扯掉黏在脸上的一瓣桃花,突然回头吩咐道,“速速向平城报捷!”见亲兵还愣在原地,急吼道:“就向陛下禀告,我听说圣驾回銮,顿起奋勇,与围城的燕军殊死决战,终将其击溃,迫其退兵!”
他猛地转身回城,又是一瓣桃花在他脚下碾碎,最终凋零成泥,更待春光。
又是一年春光明媚,韶华正好,宽敞的马车中一双纤长玉白的手指却毫不客气地将凑到眼前的一枝桃花推开尺余,瓮声瓮气地道:“拿远点。”
任臻耷拉着一张脸,委屈地盯着眼前这枝轻红浅白,含露待放的桃花,小声道:“以前不是挺喜欢桃花的嘛。”
姚嵩把脸深深地埋进任臻亲手新制的貂毛裘领中,猫似地打了个小小的喷嚏:“我今年犯了时疾,就闻不得花香,沾不得花粉。”
任臻立即把花拿地远远的,自责道:“那是我犯浑,竟没有发现,这就丢了!”
坐在一旁本在闭目养神的慕容永实在听不下去了——谁不知姚嵩这一路上都是故意折腾这位主儿呢,偏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他还没说话,外面忽然一道马嘶之声,马车随即停下,任臻一时不察,险些向前摔出车外,遂不满地道:“大头,停车也不先说一声。”
苻坚回头,在车辕上屈指轻轻磕了两下。任臻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忙不迭地爬到车窗边,撩起帘子向外探出头去。
一道身影正伫立山头,宽袍大袖,翩若谪仙,一如多年之前,在长安郊外的惊鸿初见。
任臻趴在窗沿上,撑着头状甚惫懒地扬声道:“谢郎别来无恙当年放马南山,共浮大白之约,可还算数?”
谢玄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唇边噙着那抹阅尽沧桑、浮云淡薄的浅笑:“既然寻到了此处,在下又岂有不尽地主之谊的?只是在下如今隐居避世,悠然度日,庐中只得薄酒数坛,飨以这李白桃红的一山j□j,不知各位贵客还愿屈尊否?”目光已不自觉地转向了驾车的苻坚——苻坚还是那袭大巧无工的青衣武袍,迎着谢玄的视线他微微抬袖,拱手一摇,聊以致意——刹那一眼,看尽万年,多少金戈铁马、争霸称雄的往事就在这一眼间灰飞烟灭。
任臻看了看他俩,有些不耐烦地敲了敲车壁:“谢郎快带路吧,我等这一口水酒可是等的心都碎了。”谢玄回过神来,闻言免不了又是低头一笑,容色更甚这漫山遍野的灼灼桃花——红绯醉春光,夺尽丹青妙。蓝衫马上郎,风流亦年少。
任臻松手,坐回车内,不一会儿,车马粼粼启程,而他徐徐闭眼,心中是从未有过的宁静祥和。
因为他知道,帘外春山,正与君同。
第五卷《帘外春山》完
180、尾声
尾声
北魏天赐六年的雪夜,平城皇宫一如往日肃穆而阴沉。拓跋珪再一次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地乘上肩舆,中常侍宗庆早已在去年一场宫宴之后,被心情不好的拓跋珪随便找了个由头处死了。新继任的内侍总管战战兢兢地问道,“陛下,还,还是回青金殿,”
拓跋珪撑起沉重的头颅,费劲地思索片刻,信手一指,“去——去赤珠殿。”
众人心中都暗叫不妙——自天兴三年冬,拓跋珪回平城平定了贺兰讷之乱后,再一次清洗宫廷,自大贺夫人以下,数百宫人人头落地,清河王拓跋绍与小贺夫人贺兰宓虽因并不知情而逃过一劫,却自此失了圣眷,动辄获罪。而拓跋珪近年以来酗酒成性,更兼服药成瘾,猜忌多疑更甚往昔,日里就因一件小事重责小贺夫人,因赶着上朝而未发落,便命左右将其囚禁于赤珠殿,如今拓跋珪醉酒之下居然还记挂着这一茬,看来贺夫人此番是凶多吉少了。
早有人将龙舆将至的消息暗中报予贺兰宓,更将她急地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今时不同往日,她可再没有强大的母家可以依仗,生死全在拓跋珪一念之间。而她这个名义上的丈夫对她会念多少旧情,简直毫无悬念。情急之下,贺兰宓拔下髻上的宝石步摇交给贴身婢女,命她立即出宫秘密通报清河王拓跋绍,令他来救,自己则惶恐不安地跪在赤珠殿内,等待拓跋珪凶暴的惩罚。
拓跋珪昏昏沉沉地靠在龙舆上,肩上厚重的大氅随之滑落,他猛地惊醒,抬眼望向整座皇宫中他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宫殿——自他改元天赐以来,空空如也的摩尼殿就成了后宫禁地,无人敢违抗他的命令而近雷池一步。
他轻轻一蹬轿底,众人立即止步,噤若寒蝉地僵在原地。
拓跋珪支撑起半边身子,痴痴地望着这片冷清至极的琼楼玉宇,混沌一片的脑海里突然又有了片刻的清明。“大哥。。。任臻。。。你要我好好做个皇帝,我一直都记得的,可总有那么多人想阻碍我,反抗我。。。”拓跋珪突兀地笑了一声,这久违的笑容出现在他阴鸷的脸上,却平添了几分扭曲与苦涩,“但我一直在努力啊。。。我说过,你要的,我都会给你,那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看一看我?”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漫天飞舞,不一会儿功夫就落满一身,但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地默默站立着,等待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久到拓跋珪的眉睫之上都凝上了白白的一层飞雪寒霜,他才垂下眼睑,无声地坐回位中,冷漠地道:“继续走吧。”
到了赤珠殿,拓跋珪酒性发作,竟命贺兰宓跪于雪地之中,自己指着鼻子一句一句地骂道:“天兴三年贺兰讷谋反,你知不知情!”
“你谋害圣驾,意图改立储君,是也不是?!”
一边责骂一边鞭笞,任小贺夫人嚎啕大哭地求饶哀告他也从不心软,直闹到入夜子时方才精疲力竭地回殿休息,一齐提心吊胆的宫人们这才松了口气,忙不迭地退下,只留一室浓黑。然而过不了多久,门便被一把推开,已经年将十五的拓跋绍朝内觑了一眼,回过头恶狠狠地对遍体鳞伤的小贺夫人低声道:“小姨,你今日保得住性命,难保来日不死在这暴君手上——你我早就是这暴君的眼中钉肉中刺,迟早是个死,横竖如此,还不如先下手为强!”書香論壇
贺兰宓哆嗦了一下,便被拓跋绍一把搡远:“你若惧怕,躲在房中便是,我来动手!”
说罢竟当真提刀在手,推门而入——拓跋绍素来武勇更兼力大无穷,小小年纪便敢徒手猎熊,此刻心中又惧又怒,顿时恶向胆边生,大喝一声,横刀就砍!
拓跋珪忽然虎目一睁,反手抽出从不离身的左手刀,一声暴喝:“逆子意欲何为!”
拓跋绍见事已败露,一不做二不休,发疯一般朝自己的父亲狠劈了十余刀,拓跋珪纵使武技过人,大醉之下也难以施展平日之万一,不出片刻便已身中数刀,血流如注地瘫倒在地——拓跋绍此刻方才褪去狂性,看着浑身上下有如血葫芦一般的拓跋珪还死死地瞪着他,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后怕,下一刻他便想到了善后事宜,当下不敢耽搁,立即转身奔出门去,寻贺兰宓商量。
房内这番动静不可谓不大,然而殿中宫人内侍们平日深惧拓跋珪,这一当口,竟然没人胆敢出头问上一声,赤珠殿中,全是死一般的寂静。
又是一道黑影,无声无息地潜进了一片狼藉的室内,轻轻地在倒在血泊中不时抽搐的拓跋珪面前站定。拓跋珪痛苦不堪地嘶声喘气,犹自吃人似地逼视着来人:“沮渠。。。蒙逊!”
黑甲武士缓缓地拉下面罩,一张形容枯槁的苍老脸孔终于重见天日,他第一次居高临下地俯视着重伤的拓跋珪:“你的儿子还是比不上你,杀人之后也不确认一下到底死透了没,不是做大事的料啊。”
第5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