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122 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赵禳摇头道:“先生想来也听说过东汉大儒魏昭尊师的故事了?大儒魏昭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当时有名的大儒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为此他不惜一切的拜郭林宗为老师,为了表示自己诚心,还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乃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孙复默然,这话说来容易,却世间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如此呢?

第175章泰山行【下】

赵禳诚恳的说道:“本王的来意想来先生也有所明悟!只是先生怕是有些地方并不清楚,本王请先生来,并非只是为了讲学于权贵大户,而是用于大治!”

孙复认真的看了赵禳一眼,若有所思的说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可谓如此?”

赵禳面露微笑,点头说道:“正是!现大乱滋甚,民不见德,唯兵革是闻,不治则长乱生。上无教化,惟刑罚是用。而中兴始尔,大难未平,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凡百草创,率多权宜。当致使礼让弗兴,风俗未改。比年稍登稔,徭赋差轻,衣食不切,则教化可修矣。凡诸牧守令长,宜洗心革意,上承朝旨,下宣教化矣。”

孙复并没有倒头便拜,主公大才,吾愿追随之。而是摇头道:“百废待兴,用度钱财的地方太多了。而老百姓如果连填饱肚子都不行,怎么会有想法来学习经义周礼呢?如此何来教化一说?”

赵禳当下把自己的打算慢慢说了出来。

孙复听闻只是修建一所书院,其他的日后再来修建,面色缓和了不少。孙复感觉如此才现实嘛!只是他还是没有答应下来,脸上流露着几分犹豫的神色。

赵禳诚恳的问道:“不知道先生有何顾虑呢?”

“王爷如果在,这书院自然好说了,否则余者大户岂可容之?而问题以王爷的身份,可以才青州长待吗?”孙复的话直指问题的核心。

没有错,吕夷简现在是有些焦头烂额,但别忘记,这可是吕夷简!在历史上他可是当了近二十年宰相的,而且还是到死那种。而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范仲淹呢?到了吕夷简死了后,这才上位,开始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

而宋仁宗在位多少年啊?四十二年,吕夷简能够掌权半朝,其手腕和能力可想而知了。等缓过气来,他绝对不会放任赵禳在京东东路养名望的。而赵禳的身份,更是最好攻击赵禳的地方。

这也不知道算不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呢?

要不是孙复这一句话提点,赵禳都几乎忘记了吕夷简对自己的威胁。

现在想来,赵禳也禁不住有些后怕。赵禳脸色一整,退后一步,对孙复深深一躬,道:“谢先生提点!如非先生此话,本王怕是要吃大亏了!”

顿了顿,赵禳接着说道:“至于出山一事,本王还是请先生给予本王一点时间,绝对不会太长!”

孙复笑道:“复不过是泰山野人,那里有什么时间不时间给王爷的呢?在这深山老林当中,何人会在乎服呢?服又能够走得到那里去呢?”

孙复这话虽然前面看似有些婉拒的味道,但赵禳却明白,孙复已经算是答应了他的招揽,只是现在要解决在青州能够待多长时间的问题,孙复便会到青州为自己执掌新立的书院。

当下孙复亲自送赵禳出门,赵禳在马背上拱了拱手,连客套的话都来不及说了,已经策马离开。

遥望赵禳离开的背影,孙复心中禁不住矛盾起来。自己如此对待一名宗室子弟,是否有些过于草率了呢?只是长沙王真的不像一名皇族,身上没有一点骄横跋扈的傲气,待人诚恳,礼仪上没有一点欠缺的地方,实在叫人忍不住心生效力之感。

张洞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孙复身边,深深看了赵禳那逐渐没入桃林的背影,道:“先生可是应了长沙王的邀请呢?”

孙复犹豫了半响,道:“算是吧!老夫也不知道,这到底是错了!还是对了!想来当时,都被长沙王的诚心感动了!现在都忍不住有些后悔之意了!”

张洞沉默了半响,道:“弟子认为先生的后悔之意是正确的,先生还是别到这漩涡中去好了!先生应当专研学问为上,此非先生与我能够掺和的!”

孙复侧头看着张洞那充满坚毅之感的侧脸,不紧不慢的说道:“为什么有这么一说呢?老夫岂有不能渡之漩涡?”

第122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