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作者:巨人肩膀上的木木
第123章
张洞抬头看了看天空,叹了口气道:“长沙王此人有大才!但他的身份不应该有大才!而且长沙王对待事物的看待都出乎常人预料……”
孙复沉吟半响,摇头说道:“身份的问题并无什么,汉之一代,多少宗室为官?又多少宗室力挽狂澜呢?西汉有汉光武帝复汉,末之有汉昭烈帝延续大汉江山四十二年矣!吾自当教化长沙王之心,使之不生出他心。只是你刚才说长沙王看待事物的事情,这是怎解呢?”
张洞便把来的路上,和赵禳交谈的话说了出来。一边思索一边叙说,有些断断续续,但其中核心足以让人震惊。
孙复脸色也禁不住变了变,久久不语。张洞见此情况,忍不住问道:“先生对此怎么看待呢?”
孙复转过身来,声音充满了疲惫,道:“非常人,非圣即纣。”
张洞闻言禁不住怔了怔,他想不到孙复对赵禳的评价如此矛盾。圣就不用说了,纣怕是指商纣王了!
想到这里,张洞禁不住想到几天前,孙复对于商纣王的讲解。孙复阅读多本史书,综合其内容,得到一个结论,商纣王并非昏庸之暴君,实乃变法之先锋。周朝一直都是商朝的仇敌,到了商纣王这一代才被击败。同时商朝的世仇东夷,也在被商纣王所击败,乃至于商朝势力从中原扩张到青州、淮南一带,扩地万里。
与此同时商纣王并没有大肆启用贵族,而是启用奴隶、平民为将领。这就触犯了大贵族的利益,就好比隋炀帝一般,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只是太过激进,或者掌控不了里面的‘度’,乃有了历史上的恶名。
先生如此评价长沙王,可是把长沙王当是宋之商纣王呢?
张洞长长叹了口气,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感觉一张很大很大的网在自己上方。自己是没有办法处理这网了,甚至于没有人能够处理得了它。
第176章亡羊补牢
来的时候有几分慢悠悠,但当赵禳快马加鞭返回青州的时候,速度可快了,这是用了四天时间。赵禳一行人就从泰山回到青州。
公孙玄虚和钱彦远初初见到风尘仆仆的赵禳还有几分错愕,钱彦远甚至忍不住问道:“王爷,可是失败了?”
赵禳摇头,道:“到书房内议事!”
公孙玄虚等人当下不再多问,把手头上的事情交代好后,连忙到后院的书房内去。
公孙玄虚二人刚刚进来,不过行了个礼而已,屁股还没有沾上椅子,赵禳已经孙复给自己的提示说出来。二人当下都吃了一惊,特别是公孙玄虚,他说到底对于官场脉搏的掌握有些欠缺,听了这话,忍不住面露几分愧色。
赵禳心中忍不住一滩,不由自主想张元、胡昊二人了,如果有他们在,怎么会几乎忽略了一个致命威胁呢?不知道他们科举怎么样呢?过几天,让人去打探一二。如果尚未及第,当重新招揽到身边才是。
当然了,这个想法赵禳不过是转了一圈而已。无论张元、胡昊二人再怎么好,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再说他也得给公孙玄虚和钱彦远二人点面子的啊!怎么好在他们面前说这话呢?这岂不是赤裸裸的不信任公孙玄虚和钱彦远二人吗?
这次公孙玄虚和钱彦远虽然对于官场脉搏把握的不是很准,但对于做亡羊补牢这种事情,还是不错的。想了半天,公孙玄虚便给赵禳想出一个办法。
“王爷认为现在朝廷最重者,何故?”公孙玄虚忽然问道。
赵禳思索一番后,道:“应该是治理灾民吧!这次京东两路旱灾,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公孙玄虚点头道:“正解也!不过不全对,王爷可记得贫道曾经说过西夏蛮子必反呢?”
赵禳点头道:“先生此话虽然正解,但怕是朝廷诸公对此不以为然呢!”
说到这里,赵禳禁不住对宋仁宗有几分怨言,更是对朝廷上的那些宰相感到愤恨,认为他们根本就是素餐尸位。
公孙玄虚道:“想来西夏过不了多次时间,就要对大宋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