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懂,但还是照做。
这位老者非常安静地用完餐,不同于一开始的无理和冷漠,大概是这些菜取悦了他,他礼貌道:“请问我能不能就现成和餐厅拍照?”
曲可欣牢记这个人是免费的广告牌,求之不得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蠢兮兮的拒绝,简直吃力不讨好。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她好心极了,甚至还担心对方的相机可能不够好,不方便拍照,主动建议道:“要不我来给你拍吧?”
因为美食家怕对方给的照片可能作假,一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结果可想而知,他拒绝了。
曲可欣没想到被这么干脆的拒绝,那么些傲娇的小性子上了头,有点不乐意。
美食家也不是完全不近人情,很多时候他其实都在挑战底线,曲可可服务尚且如此好,他当然也懂得知进退。
将随身携带的包里的相机交给曲可欣,“请问这位女士,能不能帮我和你们老板拍照合个影?”
曲可欣的面子被找了回来,一开始的那么些别扭消失的干干净净,“好的没问题,你们要站在哪个地方合影?”
曲可可最终选择了门口的位置,和这位先生合照。
“咔嚓——”一声,曲可欣把相机还给这位先生的时候,这场试吃也结束了。
他们目送着这位美食家远去,事后曲可欣一直跟曲可可竖大拇指,“可可姐,可真有你的,这都能发现。”
也许是因为激动和欣喜,导致她在工作上时曲总也不叫了,直接叫她可可姐。
久违的称呼唤醒了人好久之前的记忆,大家既珍惜又觉得眼熟,最后相视一笑,“机会偶然啦,靠的是运气。”
张谦刚刚从那位美食家进门的时候,凭着这几年的公关直觉的嗅觉,觉得这人不平凡,私下里去调查了这位男士的背景。
结果的确如同曲可可所预料到的那样,是为游历全球各地的美食家,不仅如此,还颇有名望。
第二天,他们如愿以偿地在一档颇富有名气和逼格的报刊上看见了该美食家的点评,不仅如此,这份报道被各大网站频频转发,非常成功地将更远了的顾客都吸引过来,甚至无形中拉高了整家餐馆的格调。
小包厢的品味得到了推广,二楼专门设立了类似于满汉全席之类的豪华套餐,当然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
保持美味的同时,一楼价格合理,二楼主要用于接待高级客户,不用说,很多人第一次尝鲜后,全都成为了忠实客户。
衣食住行是最不可缺少的,曲可可这条道路走得非常成功。
加上张谦之前提出的意见,对于留学生的打折情况,加上这些学生非常爱国,有种势必要支持国有企业的心态,硬生生用人口数量的优势,开辟出一条道路。
一周后,其他几家打着歧视的照片试图让曲可可他们滚出这里的餐馆,全都倒闭了。
现在取得了初步成功,关于接下来的,张谦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