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牌匾上,是杨老托一位老学究客人题的三个金色大字:徐庆堂。
今天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清溪仰着头,好像看见每年过年,父亲都会踩着板凳取下自家酒楼的牌匾,小心翼翼地擦拭一番,那时父亲的神色,比清明祭祖还要郑重,仿佛酒楼牌匾是祖宗传下来的无价珍宝。
清溪一直望着牌匾,直到眼里的水儿彻底收了回去,清溪才转过来,笑着对身边的母亲妹妹们道:“好了,往后这就是咱们徐家的面馆了,娘你先带妹妹们回去吧,里面地方小,你们都占了,客人没地方坐怎么办。”
林晚音也知道自己帮不了女儿什么,见远处似乎有路人对这边感兴趣,女儿怕是要忙了,林晚音连忙带着两个小女儿走了。
清溪脸皮也薄,做不出在大街上拉客的事,先去厨房待着了。
小兰、翠翠站在门口,有客人过来,两人便热情地解释:“我们面馆今日开张,第一天所有面一律半价,您进来尝尝?”
穿灰色长衫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低头看面馆外摆着的木板。
漆黑木板三尺来宽,有腰那么高,上面用粉笔写了几行秀气端正的小字:“
今日菜单
蟹黄面
猫耳朵
虾爆鳝面
每碗一角
开张之日
一律半价。”
中年男人皱眉,指着木板问小兰:“别的地方一碗五分,怎么你们家这么贵?还半价,糊弄人呢吧?”
围过来的其他客人纷纷附和。
小兰原是顾世钦身边的丫鬟,接人待物都游刃有余,面不改色地解释道:“我们店敢卖这个价,味道自然比别的店好吃,蟹黄、虾仁用料也足,保管您吃了赞不绝口。”
“那猫耳朵怎么也这么贵?”立即有人提出质疑。还有人欺负小兰、翠翠是年轻的丫鬟,半起哄半调戏地问:“莫非你们家用的是真的猫耳朵?”
翠翠气愤,小兰挡住准备理论的翠翠,还是笑:“您真想知道,不如进去尝尝,我说的天花烂坠都可能是自吹自捧,不如您自己评判。“
“原价一块,半价五分吃碗猫耳朵,当我是傻子啊。“语气不善的那人最先离开了。
一个走了,看完热闹的其他人也纷纷散场,转眼一圈人就都走了,一个客人都没拉进来。
清溪在里面听着,当小兰第三次被人调.戏后,清溪忍不住了,往外走几步,叫小兰、翠翠进来。
“小姐,他们都嫌贵,要不咱们卖便宜点?”翠翠小声建议道。
清溪摇头。一分钱一分货,如师父所说,她要的是重振“徐庆堂”这个名号,而不是单单为了赚钱
分卷阅读47
分卷阅读47
- 高辣文(www.gaol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