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荣华路 作者:华卿晴
分卷阅读142
穿越之荣华路 作者:华卿晴
分卷阅读142
这一生,许就是只能有知源一个孩子。”王遂娘说了她得到的答案。
刘王氏先是眉头一皱,尔后,又是松开。
“你和女婿有了知源,那么,遂娘,好好的养大了知源。将来只要知源有本事,能你给争了气。一个孩子养得好,比那些败家子儿的一堆都强。”刘王氏这般安慰了女儿。
“娘放心,女儿这些日子也是想开了。”
王遂娘点点头,她道:“如今又得娘的开解,女儿心底也是踏实了。”
母女二人又是谈了一些事儿,倒也是移开了这一个话题。
这一日。
谢府的拭儿宴上,刘之烨也是认识了一些大人物的小跟班。没错,就是小跟班。
刘之烨有自知之明,他能围结的人物,肯定得合乎了他目前的身份。人嘛,还是要懂得小圈子,那是要拿捏好了自己的分寸。
这点上,刘之烨是一个务实之人。
也因为如此,在建业城的外城北区,刘之烨好歹是人脉更充实了。衙门里,也是来来往往的,更加多了一些关系。
太元七年,秋慢慢过去了。
入了冬时。
天凉了。
彼时。
遥远的几千里之外。
东屠岛,东屠国。
刘长石乘船归来。他这一行,在初秋时,是载着货物北行。从大魏朝的治下,一路北上,前往了大草原。
要说,人这一辈子,还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当然,刘长石本人是读了许多书,这一回,更是行了几千里路途。算上来回,加上海路的话,还真能凑合个万里征途。水分嘛,肯定有的。
“大王万胜,大王万胜。”
“……”
归来时。除了收获的马匹与物资,刘长石更是带回来了许多的人口。
是的,就是人口。
在这个时代里,人口意味着战略资源啊。
毕竟,在交通全靠走,通信要靠吼,取暖抖一抖的时代里。人口意味着,更多的未来啊。
别看东屠国小,四百余里的地盘。
可这些地盘,三千余户,还真是开发不了整个东屠岛的地盘。
刘长石想要发展了东屠岛,想要走上了更良好的循环经济,那人口自然是越充实,未来就越有希望啊。
“夫君辛苦了。”
来迎了归来队伍的王后付明月,一见到了风尘扑扑归来的夫君刘长石,那是满面欣喜。可在众人面前时,她又是显示了她的贤惠端庄。
轻轻的福礼。
夫妻之间,默契自然有。更多的,还是一起与欢呼的民众,表示了高兴。
贸易的收获,可不是贪入了东屠国王与王后的私人腰包里,而是公私分明的入了国库与王库。
整个东屠国目前的情况,那是集中起来办大事儿。所以,更多的时候,还是整体的规划。为何如此?
不外乎了,人口太少了。
“走,咱们回家。”
家,心安处,即是家。
刘长石发现,东屠国这一片小地盘,也是他的家。
在大魏的治下,不管是繁华的城池,还是凋敝的村庄,刘长石对那一片土地,少了一种归属感。
到了大草原时,刘长石更发现了,那里的胡人其实挺好客的。至少,对他这等冒充了商贾的人,胡人们非常的好骗。
是的,就是好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