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阔道:我能力有限,江山本来就是大家的,有能耐者居之。此事不必再提。
随后又说了一下国家大事,沈阔虽从未上朝,但自幼也都是太傅讲经,治国之道处处可现。
满朝的文武,早就被沈阔的雷霆手腕给震住了,越看越觉得他合适当皇上。
但见他迟迟不肯称帝,一个个都忧心忡忡,下了朝之后找上了左相,道:沈阔不想称帝,这可如何是好?先皇还留下了幼子,若是非要遵从帝制,扶幼子上位,垂帘听政,外戚乱来也不太好。还是早早登基绝了这些后患才好。
左相道:我也想让他早点登基,这样发动万民请愿,请沈阔登基,五台山封帝。
这些大臣一听,眼睛一亮,道:我去找人写万民折。
我来协调情愿万民进京。
这些举动声势浩大,是不可能瞒得住沈阔的。沈阔这会儿还在陪苏暮谦。
苏暮谦劝道:在漠北的时候看你推广土豆,改善民生,只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吃个饱饭。你心中是有百姓的。既有了这个机会,为何不试试,天下不光是有漠北城的百姓吃不上饭。
苏暮谦倒不羡慕荣华富贵,只是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抗住责任。尤其是国家到了这个地步,已经经不住战火和权利的折腾了。
与其把江山拱手让给他人,苏暮谦更信任沈阔。
漠北城他在干了多久,就大变了模样,若是能力更大,就能干更多的事儿。
沈阔道:我若登基,团团和肚子里的二宝,往后也没什么自由了。
苏暮谦道:有能耐的人都是救国为己任。不该只想着自己。
沈阔看着苏暮谦,不愧是苏家军养出来的后裔,使命感比沈阔这个在京城中长大的人强太多了。
见他这么大气凛然。沈阔逗他:我若称帝,这宫中每次选秀又要多出许多美人,可怎么好?
苏暮谦眉毛一皱,带了几分薄怒道:你敢!他们苏家一向是一夫一妻,他既心系沈阔,万不可叫他人觊觎。
沈阔见他炸毛了,忙安抚道:不敢,你可是能空手夺白刃的,我如何是你的对手。免得你再给我一刀。刚成亲那会儿,苏暮谦可比现在骁勇。
苏暮谦道:知道就行!随后又心虚的看了一眼沈阔手上的疤痕,已经消退了。对当年的鲁莽也很后悔。
第三次上朝议事,左相带来了万民请愿折,其他大臣还带了万民代表,求沈阔登基。
沈阔再三推辞后,答应了他们。于是旧历二十五年在五台山封帝,苏暮谦为男后。
同年召回生母大公主,儿子团团回京。
苏将军进京护送他们。
前朝的妃子们带发去白马寺修行祈福,皇子终身守皇陵。
随后庆祝登基,增设恩科,令天下学子振奋不已,听闻若殿试通过,既可成为天子门生。一个个摩拳擦掌,之前处理了一批文臣武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
国库空虚又减免了多重赋税,沈阔增设海上贸易,如此来丰盈国库。
大公主进京后,没顾上休息,换了一身衣服,就去进宫见儿子了。还带上了她两个乖孙,战战和团团!
大公主现已经被封为太后了。
还没到见到沈阔,就看着以前淹死大儿子的湖泊现在成了平地。大公主道:这里原来不是一片湖么?
小太监恭恭敬敬道:皇上登基第一件事儿就是,下令把这湖填上了。
大公主一怔,随后滚下泪来。
战战已经大了一些,道:祖母,你怎么哭了?
团团一岁多已经会简单的说话了,连忙擦大公主的眼泪。
大公主擦了擦眼泪,道:走,见你们父皇去!
他们一路去了宫内,帝后休息的住所,沈阔看见他们还道:娘,您怎么才来啊。给他们消息已经许久了。这次到京路上走了两个月。
大公主道:团团还小,自然要走一些稳妥的路了。说起孙子,大公主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来之前沈阔给他写了信,分析了一下当初的处境,她也蛮理解沈阔的。路上护着团团和战战,没想到还能回宫。
大公主道:怎么才这么几个宫人。来这边的时候,就觉得人比之前少许多。
沈阔道:之前宫内发生了一点小事情,大批人都跑了。现在国库吃紧,用人方面能省则省。他跟苏暮谦都不是什么喜欢下人前呼后拥的,人削减了八成,宫内用度也比之前下降不少。
今年御花园的花开的比每年都茂盛。
大公主道:那也不必苛待了自己。我去调一批和手的下人,好好伺候你们。
沈阔跟大公主说话的时候,团团藏在大公主的怀里,偷眼看着沈阔。沈阔道:来爹这边!
团团呀了一声,随后又笑着钻进了大公主的怀里,一岁多的小孩正是好玩的时候。
大公主看着孙儿,笑骂道:臭小子,之前不还这说想爹爹么?
但团团太久没见到沈阔了。既熟悉又陌生,不肯从大公主的怀里出来,沈阔要是硬抱,小家伙就哼唧哼唧的,牢牢扒着大公主的怀里不放。
沈阔也拿大儿子没办法,对在一旁的战战道:到干爹这来。
战战大了一些,也学了一些规矩。脆生生的答应了,随后到沈阔的身边。
沈阔把战战抱了起来,道:都长这么大了。
战战嗯了一声,他皮肤白皙,金发碧眼,也是个俊俏的小郎君。大公主说他在漠北那边总被先生用戒尺打手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