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暮谦道:你早点好起来,我们早点出发。随后道:你不是说想去漠北看看么,我带你去。
沈阔道:我离京之事还未找皇上批示。
苏暮谦道:皇上既准我归家,你自然要跟着一块去。我们夫妻是一体的。
沈阔抬起头看着苏暮谦,道:苏小将军,你是不是喜欢我?
苏暮谦有些不自在,倒没正面回答他的话,只是道:反正你得跟我回漠北。
沈阔道:好,但你把药放在旁边,我自己上。免得苏小将军再来一拳我可受不了。
一句话把苏暮谦说的脸有些发热,道:随便你。说完就把极其珍贵的药留在了屋内,他出去了。
第35章高产农作物
苏暮谦的外伤药果然不错,沈阔涂了之后第二天就能下地了,歇养三天就全好了。
家里处处都忙了起来。老太太还是没有接管沈府,驸马爷找沈阔道:这边交给我。
好的,您好好保重身体。沈阔说着。
驸马爷嗯了一声,似有感慨:我们阔儿都长大了。他这些年浑浑噩噩的,才有片刻的清醒。
沈阔道:我待会儿会进宫一趟看看娘,回来就启程离京。你有什么话要我带给她的么?
驸马爷道:没有什么要捎带的。
沈阔点了点头。
沈阔带了许多的东西进宫,宫内的气氛跟以前很不同。所有人都不敢大声的说话,所有人都是行了礼之后,低头快步离开。
沈阔进了宫之后,太后跟大公主在一处,看见沈阔来两个人都很高兴。
尤其是大公主,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沈阔,道:身体可是全好了?
恩。沈阔道:苏将军写来家信,十分想念苏暮谦,我同他一块回去探亲。漠北地方太遥远。要是走陆路差不多要四个月,水路会快一点,但很多地方河上结冰,行船也很费力。
大公主道:走了也好,皇上是想对世家开刀了,我不在京,你不在京,驸马不掺和政事大家都安全。
太后经历的更多,道:阔儿,苏小将军是个好孩子,他们苏家人向来专情,虽然在一起是皇上乱点鸳鸯谱,你们在一起好好过日子,不要欺负他!
我怎么会欺负他?沈阔笑道:他凶的嘞。
太后道:我跟你娘会在五台山上为你祈福的。
大公主道:你此行漠北,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说着说着,大公主眼眶红了,沈阔从来没离开过他的身边。对皇上也多了几分愤愤不平:皇上这般行事,不怕自己变成孤家寡人么?
太后拍了拍大公主的手。
大公主满脸的不服气,随后又道:不知我不让阔儿为官,以为能逃得过。如今看来,左右都是这一趟浑水,还不如迎难而上,好歹有几分自保的能耐!她又伤心了起来:要是阔儿哥哥也在就好了,兄弟俩也好有个照应。而非现在,只有我儿一人。说话间就落下眼泪来。
沈阔用手帕给她娘擦了擦眼泪。道:孩儿怎么会是孤身一人呢,如今已经有了苏小将军,还有尚未出生的团团。也不知这孩子是像我多一点,还是像苏小将军多一点。
说起这个,大公主可就不哭,道:自然是像你。此去五台山也不知要呆多久。随后从脖子上取下来一个项圈,上面镶嵌着一颗稀世夜明珠。珠子宝蕴光滑,是上等的极品。
如此无暇的夜明珠,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大公主得了这颗夜明珠之后,喜爱非常,一直不离身,道:这个是给我孙儿的,祝愿我孙儿健健康康的成长。
太后也把一串碧玉珠串给了沈阔。道:太后娘娘,这是您戴了一辈子的东西,我不能要。
太后笑道:不是给你的,是给孩子的。
大公主道:我们娘俩在一起有许多说不完的话,以前还愁没这个机会。
沈阔道:娘,太后,等宝宝长大了,带着他再给你们请安。
如此甚好。
沈阔临行前给他们磕了个头,未来无法在身边尽孝了。
太后还好,大公主眼圈红了趴在太后的肩膀上。沈阔自幼跟着大公主,感情极深,告别之后都不敢回头瞅,生怕一回头,藏匿在胸中的不舍会宣泄出来。
唯有这次来宫中他没向皇上请安,离开了太后宫殿就离开了。
这行为举动自然逃不过皇上的耳目,太监把这话说给皇上听。
皇上冷着脸:沈阔真是越来越不知礼数了,还在怨恨打他那二十板子。养不熟啊。
太监也不敢搭话。只是劝皇上莫要生气,近些日子,皇上冷落了皇后,又把赵美人生的皇子抱过来抚养,甚至还让内务府多选一些秀女!
这一切都让前朝的太子党有些慌张。
太子被废黜,皇上亲近其他皇子,甚至近期多有临幸其他美人的缘故,也是想要充盈后宫。
眼下诸多变故。让他们措手不及,眼下不知如何是好了。
沈阔出了宫中,先是去了一家茶馆,然后变装离开了,去找了庆先生。
庆先生看见沈阔来了,连忙行了个礼,道:咱出海南洋的宝船回来了,这次宝船满载而归。大量的黄金,宝石和当地的棕榈,制胶的东西,一趟回来是三倍的利润。虽然风险巨大,海上行船不仅有海盗。还有变幻莫测的风浪。
沈阔道:先行把咱们的货卸在沙洲,找当地咱们的商铺做接应。
不运往京城?庆先生有些意外。
沈阔道:情况有变!这次他能搭在宝船已经让很多人眼红了,皇上已经垂涎世家的财富了,太子也因为损失了武器憋着坏想要找茬呢,前有狼后有虎的,只好低调行事,等宝船入境第一站就先卸了他的货。
免得到京城之后,再成为别人眼中的肥羊。
庆先生点了点头,随后道:这次随船的,有一个我的弟子叫丰年,他是提前回来的。有一些话很有价值,您要不要听一听。
哦?沈阔挑了一下眉头,很有兴致:快请。
很快庆先生叫进来一个年轻人,皮肤黝黑却很有精气神。
丰年刚一进来就跪倒在地道:给世子爷请安。
沈阔没等他跪下呢,就拉住了他道:不必多礼。你这次去往南洋,有何见闻?
丰年道:世子爷,那边有一种平民果腹之物叫土豆,长成之后足有成年两个拳头大小。食之同咱们的地蛋一样,很耐寒。
沈阔道:哦,你们换了么?这种高产的粮食,越多越好。大齐也有土豆,但个头很小。并不受人青睐。富人不稀罕,穷人倒是有吃的,但其农作物自身的属性,并未大规模的传播。
丰年道:宝船每年出海都要路过海岛和南洋,当地人也变得狡猾了起来。他们并不稀罕这土豆,可以听说咱们要换,一下子昂贵了起来,跟绫罗绸缎和瓷器一个价。简直就是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