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58)(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与此同时,凌州境内。

运送兵械的车队头尾不见,行在官道上,车轮在沙石路上印下深深的辙痕。

凌北地广人稀,前后数里都看不到屋舍村镇,很是荒凉。

中途扎营休息,钱林打开水囊,节省地喝了一口:这凌北可真不是人待的地儿,幸好我们这一趟只要把东西送到,就能马上回洛京了。

没错。杨迈坐在地上,捡了两颗石子,回答得有些心不在焉。

钱林与他相熟,手肘撞了撞他:你这几天似乎有点不对劲,出什么事了?

杨迈强笑道:没什么,只是总想着什么时候能回洛京。

钱林年长他几岁,宽慰他:想家正常,就快送到了,要不是前两天这些牲口闹病,我们现在估计都能看见凌云关了。等回了洛京,一起去喝酒?

好啊。杨迈不敢跟钱林对视,只草草应了一声。

从杨首辅的府上回去后,杨迈就安安生生地待在禁军里,暗暗等着安排。没过多久,他就接到了上面安排下来的任务负责押送兵械到凌北。

这是趟苦差事,不少人都想方设法找关系塞银钱,想把自己换出来,杨迈却什么都没做。

回家一夜没睡,杨迈也想了一夜,结合收到的第一条命令,大概明白杨首辅要让他做的是什么事了。

他也在心里纠结过,把运送兵械的路线告诉北狄人,给机会让北狄人来抢,那不就是卖国吗?可他转念又想,杨敬尧是首辅,吩咐他这么做,肯定是从大局考量的,自有道理。他不过小小一个禁军,成天忧国忧民干什么?

这些家国天下的大事,轮不上他去操心。

他只需要知道,等他回了洛京,他就能再升两级。

说服自己后,杨迈在押运路上,每隔两日便往洛京报一次位置,又在三天前,按照吩咐,在马料里下了点药,拖慢了整个队伍的进程。

反正杨敬尧的想法是什么、到底要做什么,他都不知道,他只是按照吩咐,办了几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而已。

心绪再次安稳下来,注意到远处有一群崖雀飞起,杨迈咽了咽唾沫,拍了两下钱林的肩膀:我突然尿急,去解决解决,一会儿就回来。

钱林没注意到他颤抖的尾音,取笑了两句:可别脱了裤子被蛇咬了啊,快去快回,你那份干粮我一会儿帮你拿!

杨迈一路往外走,沿途还自然地跟几个相熟的人打了招呼,慢慢的,他到了驻地的最外围。

脸上的笑容尽数消失,杨迈加快脚步,踩着乱石杂草,飞快地跑了起来。

不知道跑了多久,他突然听见身后隐约传来的惊呼:敌袭有敌袭

端午之后,天气转暖,文华殿两面的窗户都开着,清风徐徐吹进来,很是怡人。金架上的鹦鹉反复叫唤着陛下万安和天下太平,不过却没人敢给它喂食。

御座上,咸宁帝面如沉水,高让小心地往杯盏中添茶,隐蔽地瞥了一眼咸宁帝手里的折子,发现又有官员上疏,催促陛下立大皇子为储君。

小小一个殿中侍御史,也敢上折子管起朕的家事来了。咸宁帝放下折子,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眉头紧紧皱着。

今日由谢琢在殿内轮值,替咸宁帝整理奏折,听到这句,谢琢没有贸然接话。

现今咸宁帝与朝臣之间的拉锯越来越严重,大臣觉得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不立太子,则国将不稳。且大皇子和二皇子间的储位争夺结果已然明晰,没什么可犹豫的,便从一开始的劝说,到了现在的轮番上奏讲理催促,常常一本折子能洋洋洒洒写几千上万言。

延龄,你怎么说?

被点到名字,谢琢才起身道:臣以为,殿中侍御史的说法有失偏颇。依臣之所见,此前二十年,大楚并无储君,并未生乱。且储位至重,陛下慎之又慎,自是应当。

是啊,咸宁帝悠悠叹了声,这些人总是道貌岸然,表面说着为大楚、为朕,实际上,全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朕还没死,就已经开始贪图从龙之功!

殿中一阵沉默后,咸宁帝闭上眼,靠着椅背,吩咐:延龄,你替朕拟诏,殿中侍御史邱广迁,官降半级,罚俸三月。

是。谢琢垂下眼,已经能想到这份诏书将在大皇子一派掀起多大的波浪。

双手撑着膝盖站起身,咸宁帝扶着高让的手,正说着要不要备辇去太液池走动走动,突然传来八百里加急的军报。

谢琢心下一沉,高悬已久的巨石晃晃坠下。

传信兵满身沙尘,跪倒在文华殿前,声嘶力竭:五月初二,兵械被北狄人在凌州境内劫走,禁军全数折损,无一人存活!五月初四,北狄大举入侵凌云关,大将军陆渊率军守关,然我方将士缺少兵械,只能以木棍木矛相抗,甚至赤手肉搏,而北狄骑兵所持,正是我大楚兵械!

死守一日后,凌云关失守,不得不退守苍烟台!抹了一把脸上混着尘土的眼泪,传信兵重重将头叩在地面,如今,镇国大将军陆渊身中敌方重箭,已经昏迷,性命垂危,辅国将军陆绪领轻骑兵迂回作战,失去音信,恐凶多吉少!

传信兵沙哑的声音在文华殿中回荡,谢琢缓缓抬起头,看向御座。

咸宁帝闭着眼,手指抚着御座扶手上的龙头,面上无波无澜,仿佛天下之事,皆在他掌控之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咸宁帝才命令:高让,令诸大臣速速入宫议事。

半个时辰后,文华殿中响起兵部尚书吕义怒极的叱骂:五月初一就该到凌云关的兵械,为何五月初二还在数百里开外?北狄人又是如何得知我方押运路线?兵械落入北狄人的手里,砍下的是我大楚将士的头!何等荒谬!

户部尚书拢着袖口:如今凌云关已失,你纠缠这些问题有何用?

工部尚书也道:现在最要紧的是,陆大将军重伤昏迷,凌北群龙无首,若北狄人趁此再度进攻,苍烟台是否能守住还是个问题。

兵部尚书吕义脸色铁青,指着工部尚书的鼻子骂道:你现在装什么忧心边关战事?当初不想给武器,你让边境将士拿什么去挡北狄铁骑?现在开始忧心了啊?你忧心的是什么你自己清楚!

工部尚书看了他一眼,不再说话。

够了,咸宁帝出声,朕把你们叫来,不是听你们吵架的。吵了一刻钟,可吵出什么结果来?

吕义将要出口的话硬生生憋了回去。

咸宁帝这才点名:杨卿,你来说说,如今敌军环伺,该如何解凌北之危?

杨敬尧躬身:臣以为,应让定州守备军统领赵鼎立刻前往凌北。

赵鼎?他能干什么?兵部尚书吕义立刻反对,定州虽与凌州相隔不远,但仍需要不少时间才能赶至凌北,更何况,赵鼎对凌州军务完全不熟,此乃战时,战事紧急,他如何担下此等重任?

有人反驳:除了定州,与凌州隔得近的只剩宁州和沧州,但这两州守备军的将军也要防着北狄人,脱不开身。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