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良医作者:司徒皇
第084章点拨
赵昕给司马光的那些建议,本来是来自于他在以前那个时代专家对《资治通鉴》的gāodù评价。
从那个时代的资料中,赵昕了解到司马光为了这本书确实是穷尽了他的生、呕心沥血。
著作这本书最大的难度jiùshì要从浩瀚的典籍中去提取出最能够反映智慧、最能给人以警示的那部分内容来。
很显然,此时的司马光还正处于思考zhǔnbèi阶段,可能也正是他最痛苦于如何入手去写这部宏达巨著的阶段。
任何样宏大的工程都是如此,最困难的都是在前期的zhǔnbèi阶段,zhègè阶段的漫长与痛苦也只有像赵昕这种曾经搞过科技创新研究的人才知道。
所以,赵昕也就忍不住在zhègè时候去点拨他下。当然,这样的点拨绝不是因为赵昕认为自己真的就比司马光高明许,而是因为他是来自千年之后。
这绝对是番好意,他的目的也jiùshì为了缩短司马光呕心沥血的那个过程。
可是赵昕却不曾想到,他的这番点拨竟然会让司马光的fǎnyīng如此巨大,居然马上就提出要和他起合写这部巨著。
只有赵昕自己知道他的肚子里面有少墨水,作为他这样个学医的人来讲,对历史最也jiùshì喜好,与真正著书立说需要的知识储备和底蕴相差得实在是太远。
司马光见赵昕jùjué得这么快速而坚决,顿时很是失望,不过他还是很不甘心:“除之,你为何不答应我的zhègè请求呢?难道你也zhǔnbèi编撰此书?那这样,我给你当副手如何?”
包拯在旁边说道:“小赵,我觉得你们两个人hézuò的话,必定能够写出部旷世之作的。”
赵昕见这误会越闹越大了,急忙地道:“我这人偶尔作首诗、填首词还是可以的,像这样的鸿篇巨著那就非君实先生莫属了。这项工作必须要有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需要耐得住寂寞。你们说说,我zhègè人能耐得住寂寞吗?”
赵昕咧嘴笑道:“这倒是。如果你去写书了,zhègè世界就少了位良医了,损失也很巨大啊。”
司马光很是失望,他试探着问道:“那,我今后可以经常来请教除之先生吗?”
赵昕再次后悔自己的事,这不是帮不帮他的问题,而是自己根本就没那能力。他即刻摇头道:“论学识,在座的永叔先生可是要比我深厚了,包大人也比我强,如果君实先生有医术方面的yíwèn倒是可以来问我。”
欧阳修看着赵昕,说道:“除之先生,你的医术出神入化,我就不说什么了,先生诗词的绝妙也是有目共睹,刚才听先生讲通志的要素,那是句句精妙,君实有志以平生所学著作此旷世奇书,先生为何不愿意帮他把呢?”
赵昕发现,zhègè时代的文人很容易根筋。他苦笑着说道:“刚才我的那些话难道不jiùshì在帮君实先生吗?我是旁观者清,有些问题可能比君实看得清楚,至于具体著书的过程,那jiùshì别人无法替代的了,因为我们每个人看问题的观点不样。”
司马光听他的话似有松动之意,急忙热切地道:“俗话说,道理越辩越明,我的意思也jiùshì希望今后能够有的机会和除之先生起辩论。”
结果赵昕却还是摇头道:“君实先生,我刚才说了,我们每个人的观念是不样的,辩论的结果反而会把问题搞得复杂化。比如此次官家和天圣娘娘赐予我宫女之事,你们都认为这是我无尚的荣光,不过说实话,我的心里是很难接受的。”
说到这里,他去看着鄂王,jìxù说道:“鄂王殿下,你千万别认为我这是对官家和天圣娘娘不尊,这其实说到底jiùshì个人的观念问题。这件事情我也对包大人讲过,因为我以前在海外时候大数人jiùshì这样的观念。”
鄂王点头道:“我知道,所以我敬重先生。我爹爹和天圣娘娘也是为了褒奖于你,虽然你再不愿意,但是如今还是接受了,这加能够说明先生的忠心可嘉。”
包拯咳嗽了声,说道:“君实,既然除之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那你就别再强求于他了吧。来,我们起敬君实杯,希望我们能够早日看到君实的这部鸿篇巨著。”
直到这时候,赵昕才暗暗松了口气。
在座的除了鄂王,其他的都是朝廷官员,而且有包拯这样品级较高的在,所以在喝酒的事情上也就点到为止了。
后来,在送鄂王离开的时候赵昕本来很想去和展昭说几句话的,但是又觉得不大方便,于是就只是朝他点了点头。
展昭朝赵昕抱了抱拳,随后跟随着鄂王líqù。
赵昕心里就想,刚才他的zhègè动作究竟是什么意思?让我照顾好他的妹妹?嗯,应该是这样。
你放心吧,我定想bànfǎ让你的妹妹嫁给我,到时候你jiùshì我的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