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国子书院明显不堪如此重用了,幸好的是赵禳准备的是五月才开学。这中间有一个月的时间,赵禳就在东京大球场一里外大兴土木,这地本来就是赵禳的,倒也方便,连买地手续都免了,至于申请建造,赵禳让人事后补办就是了。
别看赵禳现在算是明升暗降了,但谁要是觉得这样就可以欺负一下赵禳,那可是大错特错了。故而就算是范仲淹这正直人,也在这事情上只眼开只眼闭。倒不是范仲淹人品有瑕疵,而是如果什么事情都讲究个真章,怕是范仲淹早就被人弹劾死了。这个念头,还有不知道变通的官员吗?
只是这中间又出了一件叫赵禳愤怒的事情,吕夷简要求赵禳献出活字印刷术。这自然是有大义的了,为的是推广朝廷邸报和书籍,这里面又是一番引经据典。
赵禳虽然不愿意,最后还是不得不把活字印刷献上去。到了朝廷那里,还有什么保密可言的呢?不过月余,活字印刷已经传播到南方的杭州那里了,最大的区别不过是各人得到的方法有多少完整,又有多少被一些文人改动过半了。
为此青州邸报最大的仪仗——物廉价美,立刻失去了。幸亏赵禳之前已经有所布置,在汴梁城、应天府、大名府、洛阳府等重要地方都设有分点。虽然青州邸报的发展遭到沉重的打击,但至少原有地盘上还是保持的不错。
同时吕夷简请得宋仁宗同意,允许天下官,官职很低,就以皇宫中的大太监阎文应为例,不过是正六品的官身。
光是这情景,就看得出二人绝对不是在这里歇凉了,四周都有杨淑妃的心腹宫娥、宦官警戒。
杨淑妃悠悠然的问道:“许琛亘啊!事情都准备得不错吗?”
这宦官正是赵禳在宫中亲近的宦官许琛亘,他有个弟弟便是在杨淑妃手下服侍,故而天然上和赵禳有亲近。
听得杨淑妃的问询,许琛亘心中显然早有腹稿,眼皮子都不眨一下,便答道:“小娘娘放心,再过几天便是朝会,因为要商量今年夏收的事情,故而朝会上,那些年迈的老大臣都会来。小娘娘在朝会上拿出章献明肃太后的遗懿旨,官家就算心中有所不满,定然也只得暂时从了小娘娘的!”
杨淑妃闻言,顿了顿,叹了口气,目光看向那迎风摇摆的柳枝,念诵着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的名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179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