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作者:巨人肩膀上的木木
第23章
赵禳实在难以明白,为什么同样是一个爹生的,杨文广兄弟三人差距那么大呢?不过仔细一想,赵禳心中禁不住哑然失笑了。自己都是被后世杨家将所误导了,杨传永这个姿态虽然叫人恶心,但严格的来说,也不过的汴梁城内的寻常纨绔子弟。严格的来说,在勋贵子弟当中,算不上下品,自己都把杨家将神化了。
正所谓龙生九子,杨延昭是英雄,但儿子是狗熊也并非什么奇怪的事情。比较有名的便是秦朝的秦始皇和秦二世胡亥了,胡亥还创建了一个至今还常用的名词——“二世祖”。三国还有刘备和刘禅等。
调整了心态,赵禳也没有太过在意杨传永的态度,冷静的想出应对杨传永之策。
赵禳露出一抹有些矜持,却带有三分高傲的微笑。道:“现在为王爷的侍卫领,挂职殿前司御龙直副都头!实在惭愧,现在官阶不过是诸司副使,实在惭愧!”
杨传永的脸色立刻变了,自然不是恼羞成怒之类的,而是多了几分震惊,旋即化为谄媚。
宋朝官制非常复杂,武将方面相对简单一些,当然,仅仅是简单一些而已。官职分为“职”和“散官”、“武选官(官阶)”。职就是职业,散官类似于爵位,不过不是世袭的,有点寄禄官的味道。武选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军阶,一共三十二转,如果没有战功,一般是每三年评一次,如果评好,自然转一转。
因为武选官官阶多,所以宋人又按照待遇,将之分为殿直、横班、诸司使、诸司副使、大使臣、小使臣、殿侍七个。其中殿直是最牛逼的,节度使什么的,都是这个级别。横班则是宋朝广大武将的追求,因为殿直什么的,太过困难了,相当于现代的元帅、上将,而横班则不同,可以盼望,努力一下,还是有机会的。
而赵禳年纪轻轻便已经身居诸司副使,相当于中级军官,哪怕赵禳能力再平庸,只要不犯大错,有生之年当上横班完全不是问题!如果运气不错,在临老之前,说不定转上殿直。
比较势利的杨传永自然是立刻转了态度了。“想不到元卫兄年纪轻轻,便已经如此有才华!算是某家半个上官了!这武艺,某家看,怕是不如元卫兄了!”
赵禳心中又好气又好笑,这杨传永果然够厚脸皮,未战先败。只是从这话里面,已经可以确定一件事情。先不说杨传永的武艺如何,为了结好赵禳,就算赵禳硬是要比武,这杨传永十之官子弟,也忍不住来掺和了。
虽然他们是文官,但宋朝理学还没有大盛,这个时候的人才标准自然是文武双全,不少文官都会一点武艺的,不比后世明清的士子,手无缚鸡之力。
短短三日,这件事情就在汴梁城官二代、富二代那里引起巨大的关注。三天来,赵禳派去的人已经统计出来,足足有三百多人报名。
赵禳一下子从中看到了商机,立刻将预选赛的地点定在金水湖和赵氏正店两处。赵氏正店自然不是在正店里面比武了,而是在正店后面的空地上比武。
那空地原本是一家商店所有,前面为店门,后面为仓库。因为赵氏正店要扩大规模,已经将这一带买了下来,前期拆迁已经办的差不多。很是空旷,而且可以将拆下来的建筑材料用来搭建擂台,反正这擂台也是用那么十几天的时间而已,何必买新的?
之所以设在这里,自然是为了吸引客人了。那么多人比武,自然要吃喝拉撒了,还有他们的亲朋戚友都会来观看,自然会拉动赵氏正店的消费了。在擂台附近,更是搭建简陋的观众台,这又是一笔钱了!赵禳本来还道自己要掏钱的,现在看来自己还可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