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叔。白秋打着招呼。
贺建国都顾不上寒暄,看着这个拖拉机,眼睛里都是向往之色。红色拖拉机是崭新的,轮子也大,后斗深肯定能装不少东西,半天才缓过来,贺建国道:咋回事儿。
村里的人也很快围了过来。
贺长风道:这是我跟银行借钱买的,借了三万咱们的干菜厂以后越来越好,不能没个送货的拖拉机。
大伙儿这几次事情对贺长风的信任已经到了顶点,既然他敢借就证明肯定能还上!有这个拖拉机他们全村都方便,而且还能让外村人看见他们村的实力。
村民又是陌生又惊喜的情绪涌上了心头:这是咱村的拖拉机?还有点不可思议呢。
哎呦,看着比大牛村的还好。
小村长可真厉害,以前没见他会开这个,刚才一看开的很稳。
以后去县里可方便了。
这个好看。
旁边也有人跟贺建国道:村长,咱村也有拖拉机了。村委会有两个自行车都稀罕的不行。现在可是全面升级从两个轮子变成六个轮子的。
贺建国也喜欢拖拉机,看着惊喜,可是还是办起来对贺长风道:赚点钱尾巴就翘起来了还敢借钱了,你咋不上房揭瓦呢?
周围的村民一听贺建国骂人了,连忙护着道:慢慢还呗,大不了咱一个村攒。
就是,看着新拖拉机,我就是不吃饭都行。
长风啊,买的好!
村里人都爱面子,都是穷惯了的人,猛然过点好日子,就想炫耀一下,可就是没机会。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拖拉机了,以后开出去大伙儿都能看见。
贺建国本来也不是真心责怪贺长风,很快又被这红色的拖拉机给吸引了。对贺长风道:你教我开,我也聪明!他跃跃欲试的。
在村里开不了。贺长风说着。本来房子两旁的地方挺大的,但是现在家家都在房子外头种一圈蔬菜。开车的地方变小了,要是手不稳容易压着菜。
贺建国道:那就别在村里开了,咱在村口开。到时候大牛村的肯定能知道,想到徐建设那羡慕嫉妒的样子,心里就痛快。
他们村现在日子好了,从省大会回来才几天啊,连拖拉机都买了。
村民一听也都怂恿:对对对去村口开!
那边地方大。
绕着那边路有好几个村子呢。
上次送大肥猪的时候我还跟着车走了一个小时呢,我记得路。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说着。
贺建国道:行。贺建国极为同意大家的建议。
白秋在旁边抿嘴偷笑。
贺长风无奈道:爸,咱没必要吧。
贺建国眉毛一立:你是老子我是老子,快点
白秋道:建国叔肯定能学会。
贺建国一听笑了:那可不,我聪明,要不能生出长风这样的儿子么?
贺长风看了他爸一眼,贺建国刚才骂他都是装的,这会儿看见拖拉机脸都乐开了花。
57、分猪肉
干菜厂把钱主任的货发出去了,顺便把剩余那一半的货款也结回来了。
这钱都留着一起还银行的贷款,现在大牛村的菜还在地里长着。
他们村的干菜也快消耗完了,贺长风每天开着拖拉机去附近的村里收了菜,用的是乡下的硬通货粗粮和鸡蛋,每天带出去一筐鸡蛋两袋子粗粮,能拖回来一车的菜。
他们野菜卖的也挺好的,但陈家湾的人都忙,没人去挖。
贺长风跟几个村子说:嫩野菜野蘑菇都要,以后就算我不来,你们可以去陈家弯找知青所陈通,他会给你们过称换东西。
附近这几个村子的人都是一阵阵惊喜,七十年代的粮食虽然宽裕点了,但有些穷村子还是没办法放开吃。鸡蛋和粗粮在乡下比钱还实在呢。毕竟粮食要票,鸡蛋也是金贵东西。
山上的野菜不要钱,要是运气好一次能挖回来二三十斤,拾掇出来也能剩下十七八斤。到时候换三斤半粮还外加一个鸡蛋呢,以前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儿。
周围村子只要农闲的时候全家老小都上山去挖野菜了。
家里有地的也开始种了。
贺长风收菜只要嫩菜,老的就不要了,这条件在乡下来说有些奢侈,对村子里人能吃就行呗,哪里有那些穷讲究,等真正收到鸡蛋和粮食的时候就开心了,被挑拣也愿意了。再说那些不好的他们收拾收拾吃,也不浪费。
一到中午,就有附近村子的人背着箩筐来陈家湾:我找陈通。
村口的徐婶儿道:哦,在干菜厂呢!她爱凑热闹,兰桂英特意给了她个好活儿,让她在村口帮人指指路。
一开始每天过来几个人,到现在一天能来十几个人,都是周围各个村子的。有的时候跟她们说说家常啥的,上次来过来送菜一个女人还给她送了一把嫩芹菜根呢,拿回家用细盐杀出水来,放点酱油和醋一拌也是个下饭的好菜,可给徐婶儿美坏了。
徐婶儿用眼睛一扫,满满一大筐的野菜还冒尖呢,一看那色泽是就最嫩的:你整挺好的。看一眼野菜都已经去了老根和老叶。
背着筐这个外村老实巴交的男人道:我怕这边不要。他是第一次来送的。
老远一看就发现这边气派,村前面这一块路都是水泥的,听说他们村开始弄厂子之后还给村里的人分钱呢,他们稍微一想就很羡慕。
老实巴交的男人土里土气的问道:你们村是不是人人都能吃饱啊。
徐婶儿笑道:都能吃饱,之前我们全村见义勇为抓坏人,县城里还奖励我们一头大肥猪呢。
恩,我看见了!那时候他们开车绕着村走了一圈,这可是村里的大新闻,一哄声似得全都知道:以前咱这大牛村是最好的,现在改成你们村了。
徐婶儿一听笑的都合不拢嘴,道:那可不,大牛村现在都给我们种菜呢。他们村可了不得,现在还买了拖拉机。
虽然欠了银行里三万块钱但村里全都觉得这拖拉机买的值,这可是村里的家底。以后出去都可以吹牛了。好多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一听说村里买了拖拉机,非要摸一摸,想起以前那些艰苦的日子还掉眼泪。
贺长风也孝顺,反正前面手扶的地方能坐俩,现在带着他们下去附近村里收菜,这些老人都可高兴了,逢人就夸贺建国生了个好儿子,村里的老人辈分大,现在要是听见贺建国说儿子他们都不依。
知道之后还要往下走去远点的村子收菜呢,目前就靠这个凑合,等大牛村的蔬菜收了之后,他们才能彻底解决这个缺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