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知道大哥怎么跟她认识上的。瞧着俩人都不爱吱声的样子。而且她还是新来的。
兰桂英道:长海可急死我了,他要是愿意说的话咱们哪还有费劲儿去猜啊。顿了顿道:其实你大哥应该找个麻利的,过日子俩人不能都蔫吧,可是啊你大哥一直就不找,如今可算有个喜欢的,我寻思了要是能成的话也行,儿孙自有儿孙福啊。
嗯。
兰桂英看着白秋乖乖巧巧的,越看越喜欢道:还是我们家小白好,啥事儿都不让我操心。如今真把白秋当自己孩子一样!
白秋听得有些心虚,兰姨还不知道他最喜欢的儿子被他拐了去,不然肯定也说不出这种话。
俩人回到家,贺长风跟贺建国都道:怎么样。
我让她问问父母的意思,她说回去问。
贺建国一听道:那就好。回去肯问就是有门,随后瞧着这俩一米八十多大个的儿子就来气:找对象也不积极,这点真是不随我。男同志多女同志少,他当年不殷勤点哪儿有这四个小莽蛋。
贺长风挑了一下眉头,他跟他哥可不一样,他有对象。
两天之后,刘凤娜给了信儿说,她爸妈约在国营饭店里头见面。
提前一天兰桂英就把他们要穿的衣裳都给找人熨了。这可是他大儿子一等一的大事儿,谁也不许掉链子。
贺长风得去,也让白秋去。
白秋道:你家的事儿我去干啥。再说国营饭店他知道价可不便宜。当初他们俩在国营饭店吃几个肉包子就花了一块多钱,饭菜就更贵了,他不去也能省点。
贺长风凑在他的耳朵道:咋的,你不是我们家人啊。咱去见见大嫂,顺便吃点好吃的。他爸妈都是好脸儿的人。第一次会亲家肯定能弄的不错,也省的天天萝卜白菜这么吃,没啥油水,自家小知青都胖不起来。
白秋道:我不去。
贺长风道:去吧。说话就说话,他还用牙齿叼着他的耳唇,弄的白秋呼吸都变了调子。道:行,但你别闹。贺长风这人就是个坏家伙,这会儿就开始欺负他。
既然是大哥的好事儿,自是要穿的好一点,白秋找到了自己的衬衫外头是棉袄。到了饭店可以脱下来,又拿了一条新裤子。
贺长风在旁边看着自家小知青:你啥时候有这件衣服?
怎么了?白秋不明所以。
贺长风道:怪好看的。
白秋没好气道:快睡吧,明儿还有要紧的事儿呢,你要是去晚了,你妈抽你。
贺长风道:也是,那早点睡。
一宿无话到天明,第二天拼车去了县城,一路上车子逛逛当当弄的白秋晕乎乎的。贺长风让白秋趴在他的身上,果然趴在他的身上就好多了。
贺建国之前也去过县城办事儿,对国营饭店还是了解的。下了车兰婶子,贺建国,贺长风贺长海外加白秋,五个人去了国营饭店,刚一进去就看见刘凤娜了。
随后贺家人有些懵,本以为就他父母最多再带个把亲戚,没想到她们的家人倒是不少,坐满了两张桌子。
白秋微微皱起了眉头。
兰桂英跟贺建国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此刻也没慌,道:今天头一次见面,为的是两家小孩的事儿。我这个大儿子心高,一直也没找,不知怎么的就瞧上凤娜这孩子了。也是一门缘分。兰桂英笑呵呵的说,随后给他们家亲戚介绍:这都是长海的弟弟。
白秋跟贺长风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场景,俩人站在那里任凭大家打量,有几分尴尬。
刘凤娜的父亲脸上没什么表情,母亲一笑道:坐吧,点菜。也不给贺家人介绍他们的亲戚。
贺建国看了一眼贺长海,贺长海也低着头,今儿大家是给他充场面的。可是他却缩在那里一言不发。
兰桂英道:你们爱吃啥,点啊
一共两桌人,菜谱都写在了墙上。
来个锅包肉,听说国营饭店的锅包肉做的贼地道。亲戚那桌,不知道是谁开了口。
是吗,那来两盘吧,要是好吃的话,一盘怕不够吃。
对对对,再来个小鸡炖蘑菇。
尖椒炒干豆腐来一个。
你来饭店还吃这菜啊,尖椒才几个钱,干豆腐更便宜了?
我就是尝尝饭店做的跟咱们自己家做的有什么不一样。
对了,十个四两米饭。
服务员一边用小纸条在那写,一边道:别的没啥,米饭要票,省票还是全国票都行。要是没票,就换面条和包子那两样不要票。
那桌的人,对贺建国道:哎,长海爸,你们带粮票了吧。
贺建国道:带了,给他们上吧。
服务员嗯了一声,这桌点的也差不多。
白秋眉头皱的更紧了,他们点的都是贵菜,他们这是吃冤家呢?
白秋粗粗看了一眼,两桌子席面加起来差不多要八十了。
没一会儿服务员就开始上菜,国营饭店的厨子都是大师傅,做菜味道很好,但是他却没有啥胃口了,不光是白秋,瞧着贺长风也有点吃不下去,可看在他大哥的份儿上,再加上他爸妈没开口,他没也说啥。
没一会儿吃完饭了,在场的刘家亲戚吃的是满嘴抹油。道:我听说你在乡下是村长。那一年能挣不少钱吧。
没多少。贺建国说着。
刘爸道:咱饭也吃了该说正事儿了。凤娜是我家二丫头,从小就长得好还孝顺。我是不舍得她往外嫁的,不过呢,你们心要是诚的话,我们也尊重孩子的意愿。
刘妈在旁边补充道:我们凤娜打小就是城里人,不可能去乡下,长海要是跟她好,得在城里买房。还得安排个正经工作,还听说你家有四个儿子,老大的话容易吃亏,咱也不多要,四大件得有,三金得有,还得过五百块钱彩礼,这些你们都能安排吗?
46、没胃口